李艳秋代表:
您提出的《关于服装行业探求新的商业模式的建议》收悉。鞍山市商务局高度重视,会同海城市政府及相关部门,围绕服装产业转型升级、模式创新等核心需求,系统谋划、协同推进,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:
一、规划建设创意产业园区,推动产业转型升级
加快编制《海城市纺织服装箱包创意产业园区规划》,建设创意产业园区。依托西柳、南台、感王、中小,打造“一区四园”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。其中西柳综合发展园区重点发展创意研发、智慧化加工、商贸物流、综合服务等功能,打造具有全国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的现代时尚创意产业集群;南台箱包加工商贸发展园区重点发展箱包加工、商贸、新型业态等功能,打造北方地区箱包加工和商贸综合园区;感王纺织印染产业发展园区重点发展以纺织生产、绿色印染为主的现代化轻纺印染产业园区;中小纺织服装辅料产业发展园区重点发展纺织、绿色印染、配件生产等功能,打造纺织服装及辅料生产园区。围绕发展纺织服装箱包创意产业,突出做强做优做大企业、补强补长产业链的要求,推动传统纺织服装箱包产业向“技术密集型+时尚创意型+新业态”转型升级,打造规模集聚、产业提质、产城融合、美丽生态的千亿级纺织服装箱包创意产业园区,使其具备省级开发园区的基础和功能,实现“产、城、人”融合发展格局。
二、开展产业普查,实施分类管理
针对小规模手工作坊式服装厂整合问题,建议开展纺织服装箱包产业普查工作,建立“一企一档”动态数据库。采集企业数量、从业人员、研发投入、设备水平、专利数量、用工结构等核心指标; 按“ABC分类法”将企业划分为领军型(10%)、成长型(30%)、整改型(60%)三类管理。领军型企业作为行业标杆,应给予重点扶持与资源倾斜,鼓励其发挥引领示范作用;成长型企业具备较大发展潜力,需提供针对性的政策支持与指导,助力其快速成长;整改型企业则需加强监管与督促,推动其改进生产工艺、提升管理水平,逐步向更高层次发展。通过分类管理,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,促进纺织服装箱包产业健康、有序发展。
三、推进新材料新技术应用,加强品牌建设
针对纺织服装企业采用新材料、新技术应用方面,建议推进新产品研发。依托新兴际华(上海)工程技术研究院在尼龙66(民用)方面和黑龙江碳谷工贸有限公司在石墨烯方面的技术成立研发中心,推动尼龙66、石墨烯等新材料、先进织造和染整以及智能纺织品在纺织服装箱包产业中的应用。目前产品展示厅已经完成,已召开第一轮新材料发布会。在尼龙66方面,建议深入与新兴际华材料院合作,推进新产品研发,打造两项品牌:
(一)服装品牌。新兴际华材料院将依托军工技术研发优势,联合海城共同打造“海城智造-际华皇家”服装品牌,为打造海城服装知名品牌走出第一步。推动本地产业从“代工制造”向“品牌+科技+数字”转型,通过“军工科技+柔性制造+直播电商”三轮驱动,将海城打造为中国北方轻奢服装产业新高地,提升海城作为北方唯一的服装生产基地的全国影响力。
(二)面料品牌。新兴际华材料院技术赋能,联合推出海城质造的本土面料品牌,实现海城纺织产业历史上的突破,使海城拥有自己的面料品牌,实现纺织服装产业链真正的补链强链。研发适配海城服装工厂需求的专属面料,扶持海城当地优质的纺织企业,由新兴际华材料院提供一对一技术支持和产品赋能。由政府牵头成立“海城原创纺织品牌”,统一使用本地科技面料,打造“海城设计”标签的联合品牌计划:推动1000余家服装工厂从“代工生产”向“原创品牌”转型,打造海城区域产业共同体。在石墨烯方面,推动黑龙江碳谷与本地服装企业关于防寒服的研发合作。
四、利用AI技术,提升设计水平
充分利用我市与图灵职能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有利契机,推动AI技术在服装设计领域的应用,逐步改变传统设计流程、提升效率,并推动行业向智能化、个性化和可持续化方向发展。
五、发展会展经济,打造专业展览平台
围绕海城市纺织服装产业,运用多媒体展示、互动体验等技术,大力举办面料辅料展、时装展、印花展、工艺展、服装文化展等服装箱包展会,依靠产地办展、前展后厂的方式,打造具备专业化、现代化、科技化元素的展览展示平台。
六、加强土地资源保障,优化用地政策
梳理海城市现有土地资源,加强工业、商业、公共服务等各类产业发展用地的集约高效利用,加强对新出让用地的投资强度、产值效率等指标评估,保障重大项目有序落地。探索更弹性园区用地出让政策,采取先租赁后出让、弹性年期出让方式供应。探索更灵活的园区产权分割制度,在公共部位明确、满足房屋独立使用的条件下,可按自然层、部位等进行出租、出售,并依法办理产权,增强纺织服装箱包行业小微企业“安全感”。
七、积极拓展内外贸市场,助力企业拓市场、抢订单
持续开展多元化的促消费活动,精准对接消费者需求,激发市场消费活力。加强与外地旅行社的深度合作,开通西柳购物直通车,增加市场人气和零售销量。积极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广交会、服博会、匈牙利中东欧展、俄罗斯CPM展等重要展会活动,精准触达增量市场,展示企业实力与产品优势,与国内外客户建立广泛联系,争取更多的订单,实现外贸销售额的稳步增加。
八、加强营商环境保障,护航企业健康发展
学习借鉴浙江义乌经验,敢闯敢试,变“不行”为“可行”,提高综合服务能力,政府相关职能部门,如财政、市场、公安、发改、税务、商务、人社等部门要抽调专人、成立工作专班,服务海城市纺织服装箱包创意产业园发展建设,真正做到“不叫不到、随叫随到、服务周到”。要积极为企业、商户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,对现行政策中制约服装箱包产业发展的内容,结合实际情况经充分调研后,积极向省市、国家反馈,争取新的政策,助力产业发展壮大。要做到一多一少,多为企业、商户争取政策、资金,少到企业、商户进行非必要的检查。
鞍山市商务局
2025年6月10日